杭州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 | 询价快递 | ||
---|---|---|---|---|
![]() |
+86 (571) 8816-2785 +86 13606544505 | |||
![]() |
lucy@verychem.com | |||
化学品生产商 (2004年起) | ||||
chemBlink 集群供应商 (2021年起) | ||||
产品分类 | 香精与香料 >> 合成香料 >> 酚类、醚类和环氧化物 >> 酚类香料 |
---|---|
英文名 |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oxide) |
别名 | 2,6-Dimethyl-1,4-phenylene ether homopolymer |
产品名称 | 聚(2,6-二甲基-1,4-苯醚) |
分子结构 | ![]() |
分子式 | [C6H2(CH3)2O]n |
分子量 | 122.16 |
CAS 登录号 | 25134-01-4 |
EC 号码 | 607-561-6 |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
CC1=C(C(=CC=C1)C)O |
密度 | 1.0±0.1 g/cm3, 计算值*, 1.15 g/mL (实验值) |
---|---|
熔点 | 46 ºC (实验值) |
折射率 | 1.521, 计算值* |
沸点 | 280.4±23.0 ºC (760 mmHg), 计算值*, 203 ºC (实验值) |
闪点 | 112.6±20.0 ºC, 计算值*, 73 ºC (实验值) |
* | 使用计算软件 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ACD/Labs). |
危险品标志 |
| ||||||||||||
---|---|---|---|---|---|---|---|---|---|---|---|---|---|
危害标签 | H315-H319 说明 | ||||||||||||
防护标签 | P264-P280-P302+P352-P337+P313-P305+P351+P338-P362+P364-P332+P313 说明 | ||||||||||||
危害分类 | |||||||||||||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2261 | ||||||||||||
SDS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 ||||||||||||
聚(2,6-二甲基-1,4-苯醚),通常缩写为 PPO,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聚合物,以其卓越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低吸湿性而闻名。该聚合物的结构由 2,6-二甲基-1,4-苯醚的重复单元组成,这有助于其刚性和耐热、耐化学腐蚀性。PPO 最初由通用电气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合成,旨在创造能够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性的材料。PPO 的聚合过程通常涉及氧化偶联,其中 2,6-二甲基苯酚单元通过氧桥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出色性能的稳定聚合物主链。 聚(2,6-二甲基-1,4-苯醚)的主要应用之一是电子行业,其热稳定性和低介电常数使其成为制造电子元件和绝缘材料的理想选择。 PPO 可以承受高温而不降解,这对于承受恒定热量和电流的部件至关重要。此外,它还具有低吸湿性,降低了材料随时间降解的风险,从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PPO 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由于其高冲击强度、耐化学性和轻质,PPO 用于制造发动机罩、燃油系统部件和进气歧管等部件。当与聚苯乙烯 (PS) 混合时,PPO 会形成 Noryl?,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程塑料,可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好的加工性,同时保留 PPO 的许多原始特性。这种混合物在汽车和家用电器应用中特别受欢迎,制造商需要既耐用又易于模制成复杂形状的材料。 除了电子和汽车应用外,聚(2,6-二甲基-1,4-苯醚)还用于水过滤和膜技术。其疏水性和抗化学降解性使其适合制造过滤膜,特别适用于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或高温水的环境。这些特性使基于 PPO 的膜成为海水淡化工艺和工业水处理的首选。 总体而言,聚(2,6-二甲基-1,4-苯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必需聚合物。其稳定性、强度以及与聚苯乙烯等其他聚合物的兼容性使其在电子、汽车和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在进行的 PPO 研究旨在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可持续材料设计和高性能过滤系统等新兴领域。 参考文献 Igor V. Tetko, Vsevolod Yu. Tanchuk, Tamara N. Kasheva, and Alessandro E. P. Villa. Estimation of Aqueous Solubil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Using E-State Indices, J. Chem. Inf. Comput. Sci., 2001, 41 (6), pp 1488?493 |
市场分析报告 |
请浏览聚(2,6-二甲基-1,4-苯醚)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