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atabase of Chemic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二氯苯基钌(II)二聚体
[CAS# 37366-09-9]

置顶活跃供应商
上海石洋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13651600618
+86 (21) 5679-5779
sales7777@worldyachem.com
QQ 交谈
微信交流: 13651600618
WhatsApp: +86 13651600618
化学品生产商 (2012年起)
chemBlink 优势供应商 (2023年起)
基本信息
产品分类 有机原料 >> 有机金属类化合物 >> 有机钌
英文名 Benzeneruthenium(II) chloride dimer
别名 Bis[(benzene)dichlororuthenium]
产品名称 二氯苯基钌(II)二聚体
分子结构 CAS 登录号:37366-09-9, 二氯苯基钌(II)二聚体
分子式 C12H12Cl4Ru2
分子量 500.18
CAS 登录号 37366-09-9
EC 号码 626-792-3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C1=CC=CC=C1.C1=CC=CC=C1.Cl[Ru]Cl.Cl[Ru]Cl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symbol   GHS07 Warning    说明
危害标签 H315-H319-H335    说明
防护标签 P261-P264-P264+P265-P271-P280-P302+P352-P304+P340-P305+P351+P338-P319-P321-P332+P317-P337+P317-P362+P364-P403+P233-P405-P501    说明
危害分类
up    说明
危害分类类别码危害标签
皮肤刺激Skin Irrit.2H315
眼刺激Eye Irrit.2H319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STOT SE3H335
对水生环境长期有害Aquatic Chronic4H413
急性毒性Acute Tox.4H312
急性毒性Acute Tox.4H332
急性毒性Acute Tox.4H302
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up 发现和应用
苯并钌(II)氯化物二聚体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由两个钌(II)中心组成,每个中心与一个苯配体配位,并通过两个氯配体桥接。该化合物的通式为 [(C6H6)RuCl2]2,其中每个钌原子处于+2氧化态,并与一个η6-苯环和两个氯配体键合,其中一个氯配体在金属中心之间形成桥接。

该化合物属于一类更广泛的芳烃-钌配合物,其中η6配位的芳烃通过离域π相互作用为金属中心提供电子密度。在苯并钌(II)氯化物二聚体中,苯配体通过η6键牢固地与钌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夹心结构。该配合物的二聚性质(具有两个桥接氯原子)在第8族芳烃-金属卤化物二聚体中很常见,这一特性赋予了其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使其易于进一步功能化。

苯并钌(II)氯化物二聚体通常是通过在乙醇或锌等还原剂存在下,在回流条件下使三氯化钌水合物 (RuCl3.xH2O) 与苯反应合成的。该还原反应生成 Ru(II) 物种,η6-苯配体与金属中心结合,而氯原子则进行配位,形成完整的八面体配位环境。所得产物以空气稳定的红色或红棕色晶体形式沉淀。

该化合物是有机金属和配位化学中的重要前体,尤其适用于制备单体[Ru(芳烃)(L)2Cl]+型配合物,其中L代表单齿或双齿配体,例如膦、N-杂环卡宾或含氮配体。氯化物和/或芳烃配体上的配体取代反应可以合成各种具有特定电子和空间性质的钌配合物。

苯并氯化钌(II)二聚体已广泛应用于催化体系的开发。其应用包括氢化、氧化和转移氢化反应的均相催化。芳烃配体稳定低氧化态钌的能力在这些转化过程中至关重要。此外,其在C-H活化和不对称催化中的作用已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积极探索。

该二聚体在药物化学领域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设计具有抗癌特性的有机钌化合物方面。一些芳烃-钌配合物的衍生物已显示出细胞毒活性,并正在研究其在化疗中的潜力。苯-钌核心稳定而不稳定的配位环境使其成为进一步利用生物活性配体或递送载体进行功能化的理想支架。

就操作和稳定性而言,氯化苯钌(II)二聚体在环境条件下的空气和湿气中相对稳定,但应储存在干燥环境中以避免水解。它可溶于二氯甲烷、氯仿、丙酮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使其在各种实验室操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化合物的表征通常采用光谱法进行。核磁共振 (NMR) 光谱证实了配位苯环和金属中心的存在。红外 (IR) 光谱揭示了特征性的金属-氯化物伸缩谱带,而单晶 X 射线衍射提供了详细的结构信息,证实了二聚体的结构和配位几何构型。

总而言之,氯化苯钌(II)二聚体是一种用途广泛且成熟的有机钌化合物,是合成多种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关键中间体。其应用涵盖催化、材料科学和药物化学,突显了其在现代配位化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2016. A prolific catalyst for dehydrogenation of neat formic acid.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DOI: 10.1038/ncomms11308

2014. Ruthenium-Catalyzed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Alcohols and Formic Acid, Including Ru-Pincer-Type Complexes. Topic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DOI: 10.1007/3418_2014_84

2012. Me-BIPAM for the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3-Aryl-3-hydroxy-2-oxindoles by Ruthenium-catalyzed 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Isatins.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 7(7).
DOI: 10.1002/asia.201200481
市场分析报告
请浏览二氯苯基钌(II)二聚体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相关产品
1,3,5-苯三甲醛  1,2,3-苯三甲酸  苯乙烷磺酰氯  硫代苯乙酸 S-[2-[(2-氯乙基)硫基]乙基]酯  苯乙脒  苯己酸  苯甲磺酰胺  苯甲醇-d  单-C10-14-烷基苯分馏残留物  苯丙胺  苯亚硒酸酐  苯硒醇  苯次磺酸乙酯  苯硫氯  苯亚磺酸甲酯  苯亚磺酰氯  苯磺酰胺  苯磺酰胺-13C6  N-苯基苯磺酰胺  苯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