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atabase of Chemic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
[CAS# 1936437-58-9]

置顶活跃供应商
杭州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571) 8816-2785
+86 13606544505
lucy@verychem.com
化学品生产商 (2004年起)
chemBlink 集群供应商 (2021年起)
河南欧博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371) 6532-2607
+86 18937141980
anna.zhang@oubertec.com
QQ 交谈
微信交流: 18937141980
化学品生产商 (2020年起)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20年起)
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供应商总目录
基本信息
产品分类 医药中间体 >> 杂环化合物中间体 >> 异喹啉类化合物
英文名 1-(3,5-Dimethylphenyl)-6-(1-methylethyl)isoquinoline
产品名称 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
分子结构 CAS 登录号:1936437-58-9, 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
分子式 C20H21N
分子量 275.39
CAS 登录号 1936437-58-9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CC1=CC(=CC(=C1)C2=NC=CC3=C2C=CC(=C3)C(C)C)C
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1.0±0.1 g/cm3, 计算值*溶解度|不溶 (3.0e-3 g/L) (25 ºC), 计算值*
密度 1.040±0.06 g/cm3 (20 ºC 760 torr), 计算值*1.601, 计算值*
沸点 394.6±11.0 ºC (760 mmHg), 计算值*
闪点 168.5±12.0 ºC, 计算值*
* 使用计算软件 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ACD/Labs) V11.02 (©1994-2020 ACD/Labs)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symbol   GHS07 Warning    说明
危害标签 H302-H315-H319-H335    说明
防护标签 P261-P280-P301+P312-P302+P352-P305+P351+P338    说明
up 发现和应用
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是一种属于异喹啉衍生物类的化合物。它属于一类具有各种芳香和杂环结构的有机分子。该化合物在异喹啉环的6位上既含有取代的苯基(3位和5位为甲基),又含有异丙基。

包括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在内的异喹啉衍生物的发现,源于对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和反应性的持续研究。异喹啉因其在药物化学中的作用而得到认可,这主要归功于该家族化合物所展现的生物活性。多年来,人们已经对众多异喹啉衍生物的潜在治疗特性进行了研究,这极大地促进了该化合物类别的发展。

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的合成通常通过标准的有机合成化学技术实现,例如弗里德兰德缩合反应或其他涉及适当芳香族前体偶联的环化反应。该化合物结构中同时存在甲基和异丙基,表明该化合物可能通过空间效应或其电子特性设计用于特定相互作用,这可能会影响其反应性或与生物靶标的相互作用。

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作为异喹啉衍生物的代表,在医学和药物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异喹啉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癌、抗炎和镇痛作用。由于其结构与天然生物碱相似,许多异喹啉衍生物正被探索作为候选药物的潜力。因此,该化合物可能成为类似应用的候选化合物,并可能有助于新型药物的设计。

除了药用应用外,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还可在其他化学领域进行研究,例如材料科学或作为金属催化反应的配体。其芳香族和杂环结构可能有助于开发具有特殊电子或物理性质的专用材料或催化剂。

总体而言,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代表了一类有趣的异喹啉衍生物,由于其在药物化学和其他应用科学领域的广泛潜力,已成为研究的主题。然而,其在各种化学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和应用仍需在更广泛的异喹啉化学背景下进行研究。
市场分析报告
请浏览1-(3,5-二甲基苯基)-6-(1-甲基乙基)异喹啉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相关产品
alpha,alpha-二甲基-4-(苯基甲氧基)苯甲醇  2-[1,1-二甲基-2-(苯基甲氧基)乙基]-6-氟-5-硝基-1H-吲哚  2,6-二甲基-4-苄氧基苯硼酸  二甲基苯基甲氧基硅烷  N-(2,6-二甲基苯基)-4-甲基苯磺酰胺  1,2-二甲基-1-苯甲基-1H-苯并[e]吲哚  (R)-2-苯基甲基丁二酸二甲酯  3,5-二甲基苯基 N-甲基氨基甲酸酯  1-[(2,4-二甲基苯基)甲基]-1,2-二氢-6-(1-甲基-1H-吡咯-2-基)-2-氧代-4-(三氟甲基)-3-吡啶甲腈  2,5-二甲基-alpha-亚苄基-1-吡咯烷丙酸甲酯氢溴酸盐  N'-(2,4-二甲基苯基)-N-甲基亚胺甲酰胺  7-(3,5-二甲基苯基)-2-甲基-1H-茚  2,3-二甲基-3-苄基-3H-吲哚  (2S,5S)-2,5-二甲基-1-(苯基甲基)哌嗪  顺式-3,5-二甲基-1-(苯基甲基)哌嗪酮  (3S,5S)-3,5-二甲基-1-(苯基甲基)-2-哌嗪酮  (3R,5R)-3,5-二甲基-1-(苯基甲基)-2-哌嗪酮  6-(2,6-二甲基苯基)-2-[[4-(4-甲基-1-哌嗪基)苯基]氨基]-嘧啶并[5',4':5,6]嘧啶并[1,2-a]苯并咪唑-5(6H)-酮  (3S,4R)-N,4-二甲基-1-(苯基甲基)-3-哌啶胺  1-(1-氯乙基)-2,3-二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