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atabase of Chemic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曲酸
[CAS# 501-30-4]

供应商目录
南京斯拜科生化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25) 8452-3390 ex 111
sc@specchemind.com
化学品生产商 (1995年起)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06年起)
南京联腾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25) 8320-4626
kelly@3cchem.com
化学品生产商 (2003年起)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07年起)
四川华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28) 8012-5218
wqkoa.newland@gmail.com
化学品生产商 (2003年起)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07年起)
厦门志信化学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13806087780
sale@simagchem.com
化学品生产商 (2002年起)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08年起)
Jarchem Industries Inc. 美国 询价快递  
+1 (973) 344-0600
marketing@jarchem.com
化学品生产商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09年起)
Extrasynthese Chemical S.A.S. 法国 询价快递  
+33 (47) 898-2034
info@extrasynthese.com
化学品生产商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09年起)
湖北阿泰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710) 312-5319
312-5180
artec@artec.cc
化学品生产商 (2006年起)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09年起)
合肥天健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551) 6541-8684
sales@tnjchem.com
化学品生产商 (2001年起)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10年起)
曲酸供应商总目录
基本信息
产品分类 医药中间体 >> 杂环化合物中间体 >> 吡喃类化合物
英文名 Kojic acid
别名 5-Hydroxy-2-hydroxymethyl-4-pyrone; 5-Hydroxy-2-(hydroxymethyl)-4H-pyran-4-one
产品名称 曲酸; 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
分子结构 CAS 登录号:501-30-4, 曲酸, 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
分子式 C6H6O4
分子量 142.11
CAS 登录号 501-30-4
EC 号码 207-922-4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C1=C(OC=C(C1=O)O)CO
物理化学性质
溶解度 溶解 (water)
密度 1.5±0.1 g/cm3, 计算值*
熔点 152-155 ºC (实验值)
折射率 1.607, 计算值*
沸点 401.7±45.0 ºC (760 mmHg), 计算值*
闪点 179.9±22.2 ºC, 计算值*
* 使用计算软件 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ACD/Labs).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symbol   GHS08 Warning    说明
危害标签 H351    说明
防护标签 P203-P260-P263-P264-P270-P280-P318-P405-P501    说明
危害分类
up    说明
危害分类类别码危害标签
致癌性Carc.2H351
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up 发现和应用
曲酸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因其美白功效而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制药行业。1907 年,日本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曲酸,他们从一种真菌 *米曲霉* 的发酵过程中分离出这种化合物,这种真菌用于生产清酒(日本米酒)。这种化合物是某些真菌发酵的副产品,也来自米糠等其他天然来源。

曲酸是一种螯合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起作用,酪氨酸酶是一种负责皮肤黑色素生成的酶。通过阻止黑色素的生成,曲酸有助于淡化色素沉着过度,如老年斑、雀斑和黄褐斑。这一特性使曲酸成为许多美白产品和治疗中的流行成分。

除了其美容用途外,曲酸还因其潜在的抗菌特性而受到研究。人们发现,它具有抗真菌和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痤疮和真菌感染等皮肤病。除了在皮肤病学中的应用外,曲酸还因其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能力而被研究用于食品保鲜的潜力。

在化妆品中,曲酸常见于精华液、面霜、乳液和肥皂中。它通常包含在旨在减少黑斑出现、改善肤色和提供均匀肤色的配方中。由于其强大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曲酸还用于脱色剂,用于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和晒斑等病症。

尽管曲酸被广泛使用,但人们对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曲酸的安全性存在一些担忧,尤其是某些产品中浓度较高时。长时间接触会导致皮肤刺激,在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许多国家都对化妆品配方中曲酸的浓度进行了监管,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总之,曲酸于 1907 年从真菌发酵中发现,由于其能够淡化色素沉着和改善肤色,已成为化妆品行业中众所周知且广泛使用的化合物。它的抗菌特性也使其应用于治疗皮肤病和食品保鲜。然而,必须以适当的浓度使用曲酸产品,以避免潜在的皮肤刺激。

参考文献

2024. The Skin-Lightening Power of Tirbanibulin 1% Ointment. Dermatology and Therapy, 14(12).
DOI: 10.1007/s13555-024-01310-0

2024. Activated carbon as a catalyst to promote the reactivity of hydroquinone in skin whitening cosmetics.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 31(6).
DOI: 10.1007/s10934-024-01720-7

2024. Profiling of bio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Aspergillus niger against a guava wilt pathogen,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psidii.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206(12).
DOI: 10.1007/s00203-024-04199-7
市场分析报告
请浏览曲酸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相关产品
Knapsack MIS  KN-92 盐酸盐  Knidilin  KN-92 磷酸盐  Ko 143  Koaburaside  3,4,5-三甲氧基苯基 beta-D-吡喃葡萄糖苷  Kobophenol A  可布酮  曲二糖  曲酸双棕榈酸酯  克拉维醇  Kongensin A  魔芋精粉  钩吻素子  钩吻碱子 N-氧化物  Kovanol  KP 1461  KPT 330  KR 134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