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atabase of Chemic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甜菊糖
[CAS# 57817-89-7]

置顶活跃供应商
上海石洋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13651600618
+86 (21) 5679-5779
sales7777@worldyachem.com
QQ 交谈
微信交流: 13651600618
WhatsApp: +86 13651600618
化学品生产商 (2012年起)
chemBlink 优势供应商 (2023年起)
基本信息
产品分类 食品添加剂 >> 甜味剂
英文名 Stevioside
别名 13-[(2-O-beta-D-Glucopyranosyl-alpha-D-glucopyranosyl)oxy]kaur-16-en-18-oic acid beta-D-glucopyranosyl ester; (4alpha)-beta-D-glucopyranosyl 13-[(2-O-beta-D-glucopyranosyl-beta-D-glucopyranosyl)oxy]kaur-16-en-18-oate
产品名称 甜菊糖
分子结构 CAS 登录号:57817-89-7, 甜菊糖
分子式 C38H60O18
分子量 804.87
CAS 登录号 57817-89-7
EC 号码 260-975-5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C[C@@]12CCC[C@@]([C@H]1CC[C@]34[C@H]2CC[C@](C3)(C(=C)C4)O[C@H]5[C@@H]([C@H]([C@@H]([C@H](O5)CO)O)O)O[C@H]6[C@@H]([C@H]([C@@H]([C@H](O6)CO)O)O)O)(C)C(=O)O[C@H]7[C@@H]([C@H]([C@@H]([C@H](O7)CO)O)O)O
物理化学性质
溶解度 25 mg/mL (dmso)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symbol   GHS07 Warning    说明
危害标签 H315-H317-H319    说明
防护标签 P261-P264-P264+P265-P272-P280-P302+P352-P305+P351+P338-P321-P332+P317-P333+P317-P337+P317-P362+P364-P501    说明
危害分类
up    说明
危害分类类别码危害标签
眼刺激Eye Irrit.2H319
皮肤致敏Skin Sens.1H317
皮肤刺激Skin Irrit.2H315
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up 发现和应用
甜菊苷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起源于南美洲的土著文化,那里人们传统上将甜菊植物用作甜味剂。20 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合成甜味剂天然替代品时正式分离并鉴定了这种化合物。它的鉴定标志着寻找具有保健效益的无热量甜味剂的重大突破。甜菊苷以其非凡的甜度脱颖而出,据估计比蔗糖(食糖)甜 100 到 300 倍,但不含热量。这一特性使它成为寻求减少糖摄入量而不牺牲甜度的人士的宝贵天然替代品。它在各种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了其在食品和饮料配方中的实用性。

食品和饮料行业已将甜菊苷作为低热量和无糖产品的关键成分。它广泛用于饮料、乳制品、烘焙食品和糖果等产品中。能够增强风味,同时又能减少热量摄入,因此成为消费者和制造商的首选。

除了作为甜味剂,甜菊糖苷还具有潜在的保健功效。研究表明,它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适合糖尿病患者或想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此外,其非致龋性(不造成蛀牙)使其在口腔护理产品和膳食补充剂中具有优势。

甜菊糖苷已通过全球监管机构(包括 FDA 和 EFSA)的广泛安全评估,确认其对人类食用是安全的。它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在典型的消费水平下没有已知的不良影响,这凸显了它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甜味剂的吸引力。

种植甜叶菊植物用于生产甜菊糖苷符合可持续农业实践。与甘蔗或甜菜种植相比,甜叶菊需要更少的水和土地,有助于减少农业经营中的环境足迹。其生物降解性进一步证明了其环保性。

正在进行的研究继续探索与甜菊苷相关的新应用和创新。提取技术、甜菊植物生物工程和配方技术的进步都在提高生产效率、纯度和多功能性。寻求改善口味和在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更广泛应用仍然是一个积极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Effect of green and UVA spectra, and pre-harvest treatments on biomass and metabolite yields of indoor cultivated Stevia rebaudiana,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PPB, 2024-12.
DOI: 10.1016/j.plaphy.2024.109252

Comparison between bacterial bio-formulations and gibberellic acid effects on Stevia rebaudiana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steviol glycosides through regulating their encoding genes, Scientific Reports, 2024-10-15.
DOI: 10.1038/s41598-024-73470-0

Properties,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ies of Stevia rebaudiana steviol glycosides: A review, Food Chemistry, 2024-09-30.
DOI: 10.1016/j.foodchem.2024.139622
市场分析报告
请浏览甜菊糖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相关产品
左旋千金藤啶碱  草大戟素  司替罗宁  苹婆酸  3-(2,5-二甲基苯基)-4-羟基-8-甲氧基-1-氮杂螺[4.5]癸烷-2-酮立体异构体混合物  柄曲霉素  甜叶菊提取物  甜菊双糖甙  甜菊醇-19-O-葡糖苷  STF-62247  ST-836 盐酸盐  氢化锑  豆甾-4,22-二烯-3beta,6beta-二醇  豆甾-5,24(28)-二烯-3-醇  豆甾-5,8-二烯-3-醇  豆甾-4,25-二烯-3-酮  豆甾-4,22-二烯-3-酮  豆甾烷-3,6-二醇  豆甾烷-3,6-二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