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atabase of Chemic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二甘醇胺
[CAS# 929-06-6]

置顶活跃供应商
上海石洋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13651600618
+86 (21) 5679-5779
sales7777@worldyachem.com
QQ 交谈
微信交流: 13651600618
WhatsApp: +86 13651600618
化学品生产商 (2012年起)
chemBlink 优势供应商 (2023年起)
基本信息
产品分类 生物化工 >>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氨基醇类衍生物
英文名 2-(2-Aminoethoxy)ethanol
别名 Diglycolamine; Diethylene glycolamine
产品名称 二甘醇胺; 2-(2-氨基乙氧基)乙醇
分子结构 CAS 登录号:929-06-6, 二甘醇胺, 2-(2-氨基乙氧基)乙醇
分子式 C4H11NO2
分子量 105.14
CAS 登录号 929-06-6
EC 号码 213-195-4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C(COCCO)N
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1.05
熔点 -12.5 ºC
沸点 218-224 ºC
折射率 1.4585-1.4605
闪点 127 ºC
水溶性 可混溶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symbol   GHS05 Danger    说明
危害标签 H290-H314-H318    说明
防护标签 P234-P260-P264-P264+P265-P280-P301+P330+P331-P302+P361+P354-P304+P340-P305+P354+P338-P316-P317-P321-P363-P390-P405-P406-P501    说明
危害分类
up    说明
危害分类类别码危害标签
严重眼损伤Eye Dam.1H318
皮肤腐蚀Skin Corr.1CH314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的物质或混合物Met. Corr.1H290
皮肤腐蚀Skin Corr.1BH314
急性毒性Acute Tox.4H312
急性毒性Acute Tox.4H302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STOT SE2H371
皮肤腐蚀Skin Corr.1AH314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STOT RE2H373
皮肤刺激Skin Irrit.2H315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55;UN 1760
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危险化学品
up 发现和应用
2-(2-氨基乙氧基)乙醇,也称为二甘醇胺 (DG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C4H11NO2。该物质属于氨基醇类,其特点是同时具有胺和醇官能团,使其在各种化学过程中具有高反应性。它是一种无色吸湿性液体,可溶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

2-(2-氨基乙氧基)乙醇的发现源于 20 世纪早期至中期对烷醇胺的研究。其结构既有胺基又有羟基,使其成为一种工业应用的理想化合物,因为双重反应性是有益的。随着工业界寻求改进气体处理工艺,这种物质在解决与气体净化相关的挑战方面变得尤为重要。

2-(2-氨基乙氧基)乙醇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用于天然气和其他工业气体的处理,它可作为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 (CO2) 和硫化氢 (H2S))的吸收剂。该化合物用于气体脱硫工艺,与酸性杂质发生反应并去除这些杂质,从而提高商业用气体的质量。它之所以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胺基和醇基的存在,胺基与酸性气体发生反应,醇基增强了它在溶液相中的溶解度。

2-(2-氨基乙氧基)乙醇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用于配制水性涂料和清洁剂,它的溶解性和碱性有助于中和酸性物质。在涂料中,它能够增强颜料和树脂的分散性,从而改善最终产品的一致性和外观。在清洁产品中,由于其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结合,它有助于去除油脂、油和其他有机污染物。

2-(2-氨基乙氧基)乙醇在制药和个人护理行业也有应用。在制药中,它有时用作合成活性化合物的前体。它在个人护理配方(特别是在面霜和乳液中)中的实用性在于其作为增溶剂和乳化剂的作用,使水和油成分能够有效混合。

除了功能用途外,该化合物还因其在碳捕获技术开发中的潜在作用而受到关注。随着工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2-(2-氨基乙氧基)乙醇等材料有望从大气或工业废气中捕获和封存温室气体。
市场分析报告
请浏览二甘醇胺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相关产品
3-氨基-5-乙氧基苯甲酸甲酯  3-(2-氨基乙氧基)苯甲腈  4-(2-氨基乙氧基)苯甲腈  2-(2-氨基乙氧基)苯甲腈  2-氨基-6-乙氧基苯并噻唑  (2S,3S)-2-氨基-3-乙氧基丁酸  (alphaS,2S)-alpha-氨基-2-(乙氧羰基)-1-吖丁啶丁酸乙酯盐酸盐  3-氨基-2-乙氧羰基吡咯盐酸盐  2-(2-氨基乙氧基)-5-氯-N-(2-氯-4-硝基苯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2-(2-氨基乙氧基)-1,1-二甲氧基乙烷  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盐酸盐  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  3-[2-[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酸  3-[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酸  3-[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酸叔丁酯  N-[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氨基甲酸 (1alpha,8alpha,9beta)-双环[6.1.0]壬-4-炔-9-基甲基酯  N-[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4-[[4-[(环己基甲基)氨基]-6-[[(4-氟苯基)甲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乙酰胺  (3aS,4S,6aR)-N-[2-[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六氢-2-氧代-1H-噻吩并[3,4-d]咪唑-4-戊酰胺单盐酸盐  3-[2-(2-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