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atabase of Chemic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2,2-双(3-(3-氨基苯甲酰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
[CAS# 220426-92-6]

置顶活跃供应商
上海石洋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13651600618
+86 (21) 5679-5779
sales7777@worldyachem.com
QQ 交谈
微信交流: 13651600618
WhatsApp: +86 13651600618
化学品生产商 (2012年起)
chemBlink 优势供应商 (2023年起)
基本信息
产品分类 有机原料 >> 芳基化合物
英文名 2,2-Bis(3-(3-aminobenzoylamino)-4-hydroxyphenyl)hexafluoropropane
别名 3-amino-N-[5-[2-[3-[(3-aminobenzoyl)amino]-4-hydroxyphenyl]-1,1,1,3,3,3-hexafluoropropan-2-yl]-2-hydroxyphenyl]benzamide
产品名称 2,2-双(3-(3-氨基苯甲酰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
分子结构 CAS 登录号:220426-92-6, 2,2-双(3-(3-氨基苯甲酰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
分子式 C29H22F6N4O4
分子量 604.50
CAS 登录号 220426-92-6
EC 号码 889-178-6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C1=CC(=CC(=C1)N)C(=O)NC2=C(C=CC(=C2)C(C3=CC(=C(C=C3)O)NC(=O)C4=CC(=CC=C4)N)(C(F)(F)F)C(F)(F)F)O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symbol   GHS07 Warning    说明
危害标签 H315-H319    说明
防护标签 P264-P264+P265-P280-P302+P352-P305+P351+P338-P321-P332+P317-P337+P317-P362+P364    说明
危害分类
up    说明
危害分类类别码危害标签
皮肤刺激Skin Irrit.2H315
眼刺激Eye Irrit.2H319
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up 发现和应用
2,2-双(3-(3-氨基苯甲酰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是一种合成有机化合物,属于双酚衍生物类。其结构上衍生自六氟丙烷,带有两个侧链苯环,每个苯环在4位带有羟基,在3位带有取代的酰胺基,具体来说是3-氨基苯甲酰氨基。核心六氟异亚丙基基团既提供了立体空间结构,又提供了强大的吸电子性能,而多个芳环、羟基和酰胺基的存在则促进了潜在的氢键和其他分子间相互作用。

该化合物属于一类更广泛的双酚类似物,这类类似物通常因其在高性能材料(包括聚合物和树脂)中的潜在用途而被设计和研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带有氟烷基团和官能化苯环的双酚结构因其热稳定性、耐化学性和潜在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六氟丙烷的引入增强了疏水性并提高了抗氧化降解性能,而羟基和酰胺基团则为聚合或与其他分子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3-氨基苯甲酰氨基取代为该化合物提供了额外的反应位点。氨基可以参与进一步的衍生化,例如生成脲或酰亚胺,或参与偶联反应,形成延伸的聚合物链或功能化的生物分子。此外,苯环上的羟基使其能够通过标准缩合反应被纳入聚碳酸酯或环氧树脂配方中,其中该化合物可以作为单体或与其他反应剂(如光气或环氧氯丙烷)共聚。

虽然这种特定化合物并非上市药物或商业材料,但其结构反映了生物医学、制药和电子应用领域开发的材料的特性。具有羟基和酰胺官能团的双酚基分子已被评估用于药物递送系统、酶抑制剂以及药物化学中的配体,因为它们能够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

在聚合物科学中,类似的双酚衍生物已被加入到航空航天、电子和膜技术中使用的特种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树脂中。氟化基团的存在有助于降低介电常数和提高耐热性,这些特性在先进的工程应用中非常有价值。

该化合物的合成通常涉及多个步骤,从六氟丙酮和酚类前体开始,然后进行酰化和胺化反应,引入苯甲酰氨基和氨基取代基。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保持官能团的完整性并实现高区域选择性。

综上所述,2,2-双(3-(3-氨基苯甲酰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是一种功能化双酚化合物,在氟烷基化芳族骨架上引入了羟基、酰胺基和氨基。虽然它本身并非商业产品,但它代表了一类可用于开发高性能材料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化合物,尤其是在需要热稳定性、反应性和分子识别性能的领域。
市场分析报告
请浏览2,2-双(3-(3-氨基苯甲酰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相关产品
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  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1,1,1,3,3,3-六氟丙烷  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苯基氧化膦  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  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  1,3-双(3-氨基苯氧基)丙烷  1,3-二(4-氨基苯氧基)丙烷  双(金刚烷-1-基)(2-哌啶基苯基)膦  9,9-二(4-烯丙氧基苯基)芴  1,4-二氨基-2,3-二氰基-1,4-双(邻氨基苯硫基)丁二烯  二(4-氨基-3-羧基苯基)甲烷  二[(3-氨基-3-羧基丙基)二甲基锍]羟基铝二溴化物  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  双(4-氨基环己基)醚  双(4-氨基-2,3-二氯苯基)甲烷  二(4-氨基-2-乙氧基-5-噻唑基)甲酮  [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双(2-氨基乙基)醚二盐酸盐  (2S,5S,8S)-2,8-二(2-氨基乙基)-5-(1-甲基乙基)-4,7,10-三氧代-3,6,9,11-四氮杂二十五烷酸三氟乙酸盐  N,N'-二(2-氨基乙基)-1,5-戊二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