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Database of Chemic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双丙酮丙烯酰胺
[CAS# 2873-97-4]

置顶活跃供应商
天津中信凯泰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 询价快递  
+86 (22) 6688-0623
sales@tjzxchem.com
化学品生产商 (2007年起)
chemBlink 优势供应商 (2009年起)
基本信息
产品分类 化学试剂 >> 有机试剂 >> 酰胺
英文名 Diacetoneacrylamide
别名 4-Acrylamido-4-methyl-2-pentanone; Diacetone acrylamide; N-(1,1-Dimethyl-3-oxobutyl)acrylamide
产品名称 双丙酮丙烯酰胺; 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
分子结构 CAS 登录号:2873-97-4, 双丙酮丙烯酰胺, 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
分子式 C9H15NO2
分子量 169.22
CAS 登录号 2873-97-4
EC 号码 220-713-2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CC(=O)CC(C)(C)NC(=O)C=C
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1.0±0.1 g/cm3, 计算值*
熔点 53-57 ºC
折射率 1.450, 计算值*
沸点 325.9±34.0 ºC (760 mmHg), 计算值*, 120 ºC (8 mmHg)
闪点 139.4±25.8 ºC, 计算值*, 110 ºC
* 使用计算软件 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ACD/Labs).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symbol symbol   GHS07;GHS08 Warning    说明
危害标签 H302-H361    说明
防护标签 P203-P264-P270-P280-P301+P317-P318-P330-P405-P501    说明
危害分类
up    说明
危害分类类别码危害标签
急性毒性Acute Tox.4H302
生殖毒性Repr.2H361
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up 发现和应用
二丙酮丙烯酰胺 (DAAM)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聚合物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它被归类为丙烯酰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同时存在羰基和乙烯基,使其能够进行聚合。DAAM 的独特结构有助于其反应性,使其成为一种多功能单体,可用于各种应用,特别是在聚合物和共聚物的合成中。

二丙酮丙烯酰胺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中叶对丙烯酰胺衍生物的早期探索。研究人员旨在开发具有增强性能的新单体以用于工业应用。DAAM 是通过二丙酮醇和丙烯腈的反应合成的,这一过程凸显了其作为有机合成基础块的多功能性。所得化合物表现出一系列特性,使其适用于各种应用,特别是在粘合剂、涂料和水凝胶的配制中。

二丙酮丙烯酰胺的主要应用之一是生产水溶性聚合物。聚合后,DAAM 会形成一种高度柔韧且透明的聚合物,可溶于水,适用于各种配方。它能够生成亲水性聚合物,因此成为开发水凝胶的热门选择,水凝胶用途广泛,包括药物输送系统、伤口敷料和隐形眼镜。基于 DAAM 的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因此能够吸收大量水分,这对于在医疗应用中保持水分至关重要。

除了用于水凝胶外,二丙酮丙烯酰胺还用于涂料和粘合剂的配方。该化合物的独特性能使其能够增强附着力并提高涂层的耐久性,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基于 DAAM 的涂料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非常适合汽车、航空航天和建筑行业,这些行业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此外,二丙酮丙烯酰胺在生物材料领域也备受关注。其生物相容性和形成水凝胶的能力使其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极具吸引力的候选材料。研究人员已经探索了基于 DAAM 的水凝胶作为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支架的潜力,突出了该化合物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多功能性。

尽管其应用范围广泛,但使用二丙酮丙烯酰胺仍需考虑某些安全问题。与其他丙烯酰胺衍生物一样,如果处理不当,DAAM 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制造商和研究人员必须遵循适当的安全协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并确保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安全处理。

正在进行的二丙酮丙烯酰胺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其潜在应用并增强其性能。聚合物化学领域的创新重点是优化基于 DAAM 的材料的合成,以及开发利用其独特特性的新配方。二丙酮丙烯酰胺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一种有价值的化合物。

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发现和应用说明了丙烯酰胺衍生物在促进化学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它在水凝胶、涂层和生物材料中的作用凸显了 DAAM 在解决各个领域的当代挑战方面的影响。
市场分析报告
请浏览双丙酮丙烯酰胺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相关产品
二乙酸根[(S)-(-)-5,5'-双(二苯基膦)-4,4'-联-1,3-苯并二恶茂]钌(II)  [(S)-(-)-2,2'-双(二苯基膦)-1,1'-联萘]二乙酸钌(II)  二乙酸根[(R)-(+)-2,2'-二(二苯基膦基)-1,1'-联萘基]钌(II)  [(R)-(+)-2,2'-双(二苯基膦)-5,5',6,6',7,7',8,8'-八氢-1,1'-联萘]钌二乙酸盐  [(S)-(-)-2,2'-双(二苯基膦)-5,5',6,6',7,7',8,8'-八氢-1,1'-联萘]钌二乙酸盐  [(R)-(+)-2,2'-双(二对甲苯基膦)-1,1'-联萘]钌二乙酸盐  [(R)-(+)-2,2'-双[二(3,5-二甲基苯基)膦]-1,1'-联萘]钌二乙酸盐  [(S)-(-)-2,2'-双[二(3,5-二甲基苯基)膦]-1,1'-联萘]钌二乙酸盐  二乙酸甘油酯  4-氨基-4-甲基-2-戊酮  果糖二丙酮  果糖二丙酮氯磺酸酯  双丙酮葡萄糖  2,3:4,6-二亚异丙基-2-酮-L-古洛糖酸(一水)  双丙酮-L-山梨糖  双丙酮-D-甘露糖  1,3-二乙酰氧基丙酮  3',5'-二乙酰氧基苯乙酮  1,3-二乙酰氧-2-(二乙酰氧基甲氧基)丙烷  1,3-二乙酰氧基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