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陶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询价快递 | ||
---|---|---|---|---|
![]() |
+86 (400) 820-0310 | |||
![]() |
sales@tsbiochem.com | |||
化学品生产商 (2013年起) | ||||
chemBlink 标准供应商 (2012年起) | ||||
产品分类 | 香精与香料 >> 合成香料 >> 醇类香料 >> 萜烯醇 |
---|---|
英文名 | Resiniferatoxin |
别名 | [(1R,2R,6R,10S,11R,13S,15R,17R)-13-benzyl-6-hydroxy-4,17-dimethyl-5-oxo-15-prop-1-en-2-yl-12,14,18-trioxapentacyclo[11.4.1.01,10.02,6.011,15]octadeca-3,8-dien-8-yl]methyl 2-(4-hydroxy-3-methoxyphenyl)acetate |
产品名称 | 树脂毒素 |
分子结构 | ![]() |
分子式 | C37H40O9 |
分子量 | 628.71 |
CAS 登录号 | 57444-62-9 |
EC 号码 | 637-354-6 |
分子行输入简码 SMILES |
C[C@@H]1C[C@]2([C@H]3[C@H]4[C@]1([C@@H]5C=C(C(=O)[C@]5(CC(=C4)COC(=O)CC6=CC(=C(C=C6)O)OC)O)C)O[C@](O3)(O2)CC7=CC=CC=C7)C(=C)C |
密度 | 1.4±0.1 g/cm3 计算值* |
---|---|
沸点 | 768.7±60.0 ºc 760 mmHg (计算值)* |
闪点 | 240.3±26.4 ºc (计算值)* |
溶解度 | 溶解 100 mm (dmso), 50 mm (乙醇) (实验值) |
折射率 | 1.643 (计算值)* |
* | 使用计算软件 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ACD/Labs). |
危险品标志 |
| ||||||||||||||||||||||||||||
---|---|---|---|---|---|---|---|---|---|---|---|---|---|---|---|---|---|---|---|---|---|---|---|---|---|---|---|---|---|
危害标签 | H301-H314 说明 | ||||||||||||||||||||||||||||
防护标签 | P260-P264-P270-P280-P301+P316-P301+P330+P331-P302+P361+P354-P304+P340-P305+P354+P338-P316-P321-P330-P363-P405-P501 说明 | ||||||||||||||||||||||||||||
危害分类 | |||||||||||||||||||||||||||||
| |||||||||||||||||||||||||||||
SDS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考文本 | ||||||||||||||||||||||||||||
树脂毒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二萜酯,属于瑞香烷类化合物,以其作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 (TRPV1) 受体的强效激动剂而闻名。它最初是从大戟属植物(Euphorbia resinifera)的乳胶中分离出来的,大戟属植物是一种原产于摩洛哥的大戟科植物,形似仙人掌。该化合物是在研究大戟属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时发现的,大戟属植物历来因其刺激和镇痛特性而被用于传统医学。 树脂毒素的结构特征在于其复杂的多环二萜骨架,具有多个羟基和酯基官能团。它在结构和功能上与辣椒中的活性成分辣椒素相似,但其效力显著更强。树脂毒素与TRPV1受体具有极高的亲和力结合,导致受体长时间激活。该受体主要在参与感知有害热量和炎症性疼痛刺激的感觉神经元中表达。 树脂毒素与TRPV1结合后,会诱导钙离子内流进入神经元,最初引起灼烧感,随后导致神经末梢脱敏和功能性消融。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使树脂毒素成为神经科学中研究伤害性通路和TRPV1受体药理学的宝贵工具。由于其对痛觉传递神经元的不可逆作用,人们开始研究将其作为治疗慢性疼痛的长效镇痛药。 树脂毒素最突出的应用领域之一是治疗严重、顽固性疼痛,例如晚期癌症相关的疼痛。临床前和早期临床研究表明,鞘内或靶向外周给药树脂毒素可选择性地抑制TRPV1表达的神经元,从而提供持久的疼痛缓解,且不影响其他感觉通道或运动功能。这种方法为疼痛管理提供了一种非阿片类药物的替代方案,并已在犬类模型和人类患者中进行了评估。 该化合物也已在神经源性膀胱和其他涉及过度活跃或高度敏感感觉神经元的疾病中进行了探索。通过选择性地靶向过度活跃的感觉通路,树脂毒素可能有助于调节由异常TRPV1活性引起的反射和症状。其作用局部持久,与传统药物相比,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全身副作用。 由于树脂毒素的药效强且误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其临床应用需要精确的剂量和可控的给药。它通常通过直接注射到作用部位,例如背根神经节、膀胱壁或鞘内空间。这种局部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全身毒性。 除了治疗应用外,树脂毒素还对疼痛通路和受体生物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在实验模型中的应用有助于阐明TRPV1表达神经元的分布和功能,并为神经源性炎症和疼痛致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尽管树脂毒素结构复杂且合成过程充满挑战,但它仍然是基础和应用生物医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化合物。人们致力于开发合成类似物和制剂,旨在充分利用其镇痛潜力,同时提高安全性和给药的便捷性。 树脂毒素是一个独特的例子,它是一种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已从植物刺激物转变为靶向治疗剂。它的发现对疼痛的理解和治疗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凸显了天然化合物在药物开发中的持久价值。 参考文献 1979. An assay procedure for the comparative irritancy testing of esters in the tigliane and daphnane series. Inflammation, 3(3). DOI: 10.1007/BF00914178 2005.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of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intravesical resiniferatoxin (RTX) in interstitial cystitis (IC).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16(4). DOI: 10.1007/s00192-005-1307-4 2017. Intrathecal Resiniferatoxin Modulates TRPV1 in DRG Neurons and Reduces TNF-Induced Pain-Related Behavior.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2017. DOI: 10.1155/2017/2786427 |
市场分析报告 |
请浏览树脂毒素市场分析报告总目录 |